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 >> 关于我们  >> 三姐妹-简介

三姐妹-简介

大爱无疆 百年传承

 

  毛主席说: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。”这是毛主席用来表扬雷锋同志的一句名言。
  在河北省涞源县有这样的三姐妹,她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做好事,用自己的一言一行,演绎着世间最伟大的真情。
  第一章:真情感动世界,爱心成就未来。
  涞源三姐妹李凤瑞、李云峰、李凤梅,出生在涞源县南关村一个贫困的家庭,1990年前后,父母先后去世,母亲留给她们一份特殊的“遗产”:一个母亲自小赡养的孤老太太,和孤老太太收养的两个哑巴儿子。
  三姐妹继承了这份特殊的“遗产”,也继承了父母一辈子做善事的美德。多年来,三姐妹抚养孤寡老人和残疾孩子近百人。“别管是什么样的孩子,我们遇到了,就不能扔出去让他冻死、饿死。”三姐妹说。她们收养的孩子都是有严重残疾的,别人不要的。三姐妹一起凑钱给他们治好了病,再抚养着他们。妹妹李凤梅帮着照看,大姐李凤瑞生活条件条件好一些,就从经济上支援她们。她们先后养育过二十多个流浪儿、孤儿、弃婴,有的已经长大成人,有的被转送到其他慈善机构。
  大姐李凤瑞先后赡养了几十个孤寡老人,冬天里素不相识、无儿无女的老人们常来她家过冬。她为他们喂水送饭,甚至揩屎接尿,从不厌烦。“做好事不一定需要多少钱,自己少吃一口饭,就可以让两个人活下去,别人上坡上不去,你扶一把他就能上去。”这是三姐妹的母亲生前常挂在嘴边的话,也是她们的“家训”。

  在大姐李凤瑞赡养的老人中,曾经有一个爱哭的老汉和一个爱笑的老汉。程百顺老汉,是涞源县南上屯人。别人不能问他家事,问他就哭,像个孩子一样哭。他经常哽咽着说,在家里没有人管,没有人说话,难受。大姐叹着气说,其实老汉不穷,村里征地,还分到了一万多块钱;他外面还有兄弟,但不在一起生活,就是孤单得难受。后来老汉自己找上门来,来了就不想走了。其实程老汉心里明白,在这吃好的,穿的好,病了还有大姐李凤瑞照管,比在村里一个人孤孤单单好多了。
  刘老月老汉与程老汉年龄相当,但总是笑,安静地坐在一边。刘老月是附近北石佛村的,也是无儿无女的孤老汉,他在李凤瑞家养老的时间最长也是最爱笑的一个。最后刘老汉去世,三姐妹为他办理的后事。

  二姐李云峰是三姐妹中最能干的一个。在三姐妹成立的“绿色家园社会福利院”中,李云峰收养过几十个弃婴、孤儿。
  现在家园里的“二斤半”已经长大。今年二十多岁的周豆豆是所有孩子们年龄最大的,也是三姐妹收养的第一个孩子。回想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寒冬,从涞源县招待所门前的破纸箱里把豆豆抱回家的情景。看到喂了几口牛奶后孩子睁开了眼睛,李云峰当时高兴的直哭。当时她的体重只有2.5斤,瘦的像个小兔子。所以起了绰号“二斤半”。现在周豆豆已经完全接手了“绿色家园社会福利院”的管理工作。要把妈妈的善行接过来,传下去,是她的理想。
  曾经有严重唇裂的周方圆,被遗弃的原因是“狼咽”,整个口腔内上颚是裂开的,直到咽喉。在被李云峰收养前的一个多月内被转送了33家,哪一家都害怕治不好而放弃,直到遇见了李云峰。现在的周方圆已经是一个在读高三的小伙子,高大帅气。他唱歌好听,还会练武术,还能帮着妈妈伺候老人。“从两个月时我就在绿色家园生活,这么多年了,妈妈抚养了我,为我费尽心血联系手术,是现在的妈妈给了我新的生命,给了我一切。我是最幸福的”。周方圆说。像这样的孩子,家园里还有很多......

  三妹李凤梅照顾老人最好,教育孩子最好。每每家园里来了新的孤寡老人,李凤梅总是第一个给老人换洗衣服,第一个给老人端水送饭,第一个给老人清理头发,就这样人前人后的实干。在李凤梅心里:希望全天下的年轻人都是长辈的好儿女。在对孤儿的教育上,她让每个孩子都学《弟子规》,都背《大悲咒》。因为要让孩子们懂得感恩,要让孩子们知道,社会并没有抛弃他们。要让孩子们有自信、能自立、当自强。同样在李凤梅的心里:希望全天下的年轻人都是孩子们的好父母。
  涞源三姐妹的善行打动了身边太多的人。2007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、2008年感动保定十大新闻人物、2008年感动中国侯选人、2009年河北省妇联“爱心妈妈”等一系列荣誉称号。2009年9月9日,三姐妹当选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,并受到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。她们的雕像,在各大城市巡展。

  第二章:奉献你我爱心,共建和谐社会。
  母亲留下的遗产:孤老太太的两个哑巴儿子(大呆、二呆),先后去世了,享年分别高达101岁、96岁。但母亲留给三姐妹的美德却一代代传了下来。李凤瑞有两个孩子,大女儿对婆婆特别孝顺,百依百顺。是三乡五里有名的好媳妇。二女儿是李凤瑞做慈善的得力助手,给老人们洗衣、做饭、端大小便不嫌脏嫌累,每每遇到有困难的人,钱三百五百的给,从不吝啬。

  李云峰的孩子就多了。家园里的孩子都管她叫妈妈。大儿子周小敏,计算机大学毕业后,为了让家园的孩子能学有一技之长。毅然用准备结婚的钱买了8台电脑,当起了孩子们的电脑老师。女朋友知道情况后,不仅没有反对,还主动要求给孩子们教英语。二儿子周小锐,在县城办了一所专门针对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儿童的幼儿园。他还是李云峰下乡扶贫的最好的司机和助手。还有大女儿“二斤半”,三儿子周方圆,四儿子......
  
李凤梅的孩子们也以同样的方式回报着社会。
  其实三姐妹的慈善路有时候也很艰难。总有一些人不理解,认为天底下哪有三姐妹这样的人,总为别人着想,那不是傻子吗。有的人认为三姐妹是傻子,有的人认为三姐妹在作秀,在各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目光下,三姐妹的慈善之路没有断。她们的善念永不动摇。
  盖一所养老院是三姐妹一直的心愿。让有收入的老人交一些费用,用这些费用来赡养那些孤寡老人,让社会上的爱心团体和爱心人士来当义工。让这座养老院里所有的老人都老有所养,所有的孩子都幼有所依。组成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。
  
为了建养老院三姐妹准备了多年,终于在涞源县城西选好了地址,前期投入了几十万平整土地。然而噩耗传来,原来计划的土地上,被电力局架上了高压线,高压线下有辐射,养老院盖不成了。最后三姐妹选择了礼让和宽容,真的有时有做善事也很难。
  第三章:展望未来
  姐妹三人现在都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。从三年前开始,孩子们教会了她们如何上网,给她们建立的博客。她们把一些能启迪智慧的的文字。能够感化良心的故事慢慢的发到了网上。在她们心中:“心存善良帮助他人就是一种智慧,自私自利的人说到底,是糊涂人。”而三姐妹就是想给糊涂人当一个灯塔,指引她们行善。
  除了上网,大姐李凤瑞还担任了涞源梆子剧团名誉团长、红歌会名誉会长、传统文化会名誉会长。她说,其实我什么也不会,就是能出点钱,让乡亲们乐一乐。李凤瑞说,涞源有矿,许多人暴富后出了问题,都是精神空虚闹的。普通的乡亲们生活也单调,闲着喝酒打麻将的多,需要寓教于乐。二姐李云峰,用精研几十年的针灸技术为家园赡养的老人治病。还特意的培养周豆豆、周方圆,让他们也学好了,以后去帮助别人,针灸国粹不能丢。三妹李凤梅,兼任了各个剧团和红歌会的表演老师,在每天丰富的生活中越发年轻。
  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“啃硬骨头、攻坚拔寨”的冲刺期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,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、强化责任,采取力度更大、针对性更强、作用更直接、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,特别要在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。
  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,是涞源三姐妹慈善事业的强力后盾。涞源三姐妹会一如既往的听党的话,跟党走,做好扶贫工作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涞源三姐妹  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李云峰  李凤瑞  李凤梅

扶贫济困  百年传承
扶贫济困 百年传承

电话:18631200231

邮件:xiangyiyue@vip.qq.com

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百泉路